> 文章列表 > 集体意外险计入什么科目

集体意外险计入什么科目

集体意外险计入什么科目

什么是集体意外险

集体意外险是指由公司或组织购买的针对全体成员的意外伤害保险,旨在为参保人员提供额外的风险保障。一旦意外事件发生,保障范围内的参保人员可以获得保险公司提供的一定赔偿。

集体意外险会计处理的背景

在保险公司与购买单位之间签订意外险保单后,该保单会形成保险合同关系。就会计处理而言,保单费用流入保险公司,但该支出并非购买单位的营销费用,而是保障全体成员的人力成本或风险成本。因此,就会计上来看,该支出应归入哪个科目?这就是集体意外险会计处理要解决的问题。

集体意外险计入哪个科目?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企业须将未实现的保费划分为“短期待摊费用”和“长期待摊费用”两类,具体划分标准取决于保额能否在短期内得到消耗。而集体意外险包括了员工保障效应和风险提醒效应,属于企业实施人力成本和风险防范的重要措施,应按照会计科目分类中的“人力成本-社保福利费”进行会计处理。

集体意外险会计处理的会计准则文本依据

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第10号——长期资产的会计处理准则第12条的规定:“企业实施人力成本计划,因安排员工退休福利等,须计提待摊费用。企业须将退休福利计提为“待摊费用”或“有形长期资产”。”也就是说,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在财务报表中记载保障全体成员的人力成本和风险成本,采取计提待摊费用的方式进行有效管理。

正确处理集体意外险有助于企业保障员工利益

从保险意义上看,集体意外险是企业购买的风险保障服务,为防范风险和保障全员员工的利益,进而提升组织整体管理水平,应在会计核算上进行准确处理,定期计入财务报表中,保证企业账务的真实反映,并且为企业未来做出战略决策提供参考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