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医疗险免赔额
医疗险免赔额简介
医疗险免赔额,简称免赔额,是指保险单约定的,保险公司在赔款责任范围内的一部分责任不承担,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的一笔固定或比例额度的费用。通俗来说,就是被保险人在理赔前需要先承担的一定费用,超出这个费用才能申请保险公司的赔偿。
免赔额的种类
目前市场上的医疗险免赔额种类主要分为定额免赔额和比例免赔额两种。定额免赔额即是被保险人需要先承担一个固定金额的费用,如一份2000元的保单,其定额免赔额为1000元,那么被保险人需要先自行承担1000元的医疗费用,超出1000元可申请保险公司的理赔。比例免赔额则是被保险人需要承担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如一份5000元的保单,其比例免赔额为20%,那么被保险人需要自行承担1000元的医疗费用,超出1000元可申请保险公司的理赔。
免赔额的作用
医疗险免赔额是为了防止被保险人过于频繁地向保险公司提出小额理赔而设立的。如果一个保险公司没有设置免赔额,被保险人每遇到一次医疗费用,就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这样的话,保险公司就会频繁地收到很多小额理赔,对保险公司的盈利是不利的。而通过设置免赔额,保险公司可以减少小额理赔的发生,而被保险人也可以更加珍惜并合理利用自己的保险,尽量将其用于重疾、大病、意外等突发状况。
如何选择免赔额
在购买医疗险时,被保险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经济实力来选择不同种类的免赔额。如果被保险人的经济实力比较强,那么选择定额免赔额会更划算,因为灵活性更大,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所需要承担的费用,而比例免赔额则比较适合经济实力一般的人群,因为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被保险人降低保费支出。
保障范围不同的免赔额
不同的保险公司和不同的保单之间免赔额的保障范围并不相同。一般来说,多数医疗险的免赔额只针对于门诊治疗,而住院费用则不在免赔额范围内。在购买医疗险时,被保险人需要详查自己所购买的保险条款,明确免赔额的保障范围,以免赔偿时产生偏差和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