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改革便宜了吗
车险改革——改革能否带来保费的降低
近年来, 以“类交强险改革”为代表的车险改革正不断推进, 在给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争议,其中之一就是改革后保费是否真的便宜了。究竟是否如市场传言一般,车险保费由于改革而大幅下降呢?以下分析几个细节。
车险费率改革——新旧政策的比较
2015年7月1日, 地方交警部门取消了机动车强制保险货车商业三者险"统保统缴"政策,自主选择保险公司,这次车险改革被市场称为是“类交强险改革”。“类交强险改革”之前的政策规定,一辆车必须购买交强险和商业三者险,费用比较高。而类交强险改革后,对于机动车及摩托车来说,统一关闭征收政策之后,不单是保费又没了“统一缴纳”的要求,也没有了很多原来的限制。现在,消费者不仅可以购买任意保险公司提供的商品车险,而且也大大提升了消费者的知情度和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不过类交强险改革未必对于降低车险保费迅速实现起到奇效。
保险公司盈利来自那里?
据业内人士分析,虽然信息透明度提高,消费者选择余地扩大,保险费率改革后,对未来的客户价值提升的范围和空间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但并不意味着改革后保费降低一定会全面实现。事实上,降低车险的保费并不仅仅是在车险改革方面,还把重点放在保险公司内部管理以及保险产品方面。保费之所以高,就是因为保险公司要考虑到大量的事项,比如保险责任、赔付比例、供应商以及保单保费属性等等,由此推断,促进保险公司成本的降低、提高保险公司的效率,根据经济学理论,这会推动保险产品和价格更接近市场实际需求。
保险公司稳赚压力不得不承担
当然,保险公司作为商业机构其首要目的是盈利。车险产品的风险也相对较大,比如车辆受损、车主损失、第三者受伤等等。为了保证赔付金,保险公司的预案和理赔标准都十分复杂。更重要的是,发生重大意外后大规模理赔会严重影响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增加其财务风险。因此,保险公司在设置保费时,就必须考虑到各方面风险,包括资金安全以及社会损失等等。
消费者怎样看待车险改革
不同的消费者会有不同需求,改革后的车险行业是否真的已经可以提供较为完善的选择?这确实是尚未解决的问题。网站调查显示有高于一半的消费者表示,改革认为在保费方面并没有多少优惠。因此,消费者在保险选择方面,尤其还需根据自身需求考虑保障范围、服务态度等多个因素,以期达到尽可能合理的保险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