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保险诈骗罪数额不够是否可以认定为诈骗罪

保险诈骗罪数额不够是否可以认定为诈骗罪

保险诈骗罪数额不够是否可以认定为诈骗罪

保险诈骗罪数额不够是否可以认定为诈骗罪

保险诈骗是指在购买、销售或理赔保险业务过程中,采用欺骗、虚报或隐瞒等手段骗取保险金等不正当利益的行为。而保险诈骗罪则是对这种行为进行法律定义和制裁的刑事罪名。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一些保险诈骗罪案件中,涉案金额并不高,这时候就会产生争议——保险诈骗罪数额不够是否可以认定为诈骗罪?

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的规定: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这一规定未对骗取财物数额进行具体界定,但在实践中,人们一般认为骗取数额在一定数额以上的才构成刑事犯罪,而不够的则只能构成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

案例分析

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刑法解释为依据,保险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受害人财产权益真实存在,犯罪行为实施后,确实使受害人遭受损失,并对其合法权益造成了实际损害,犯罪主体有明确的犯罪故意。在这一基础上,案件的量刑则受到涉案金额的影响。

然而在一些保险诈骗案中,由于涉案金额较小,一些法院认为其无法构成刑事犯罪,只能属于民事或行政违法行为。例如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法院依法对保险诈骗案的两名被告人判决结果:一名被告人因涉案金额只有1.5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另一名因涉案金额不到1000元却被认定为犯罪嫌疑人,但最终没有被司法机关起诉。

争议分析

针对保险诈骗罪数额不够是否可以认定为诈骗罪的争议,一些专家持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保险诈骗本质上是一种欺诈行为,而非简单的财产侵犯。因此,被骗者的损失并不仅仅局限于被骗金额本身,还包括对受骗者精神、物质等方面的伤害。因此,对保险诈骗罪数额是否够构成犯罪应该更多考虑的是实际情况,而不仅是纠结于具体数额。

特别是在一些取证难度较大的保险诈骗案中,如当事人隐瞒证据或无法发现其犯罪行为的实际影响时,更应该通过综合评估以及审判机关自身经验判断来确定涉案金额,在这种情况下,对保险诈骗的论断应该更具有依据和灵活性。

总结与建议

保险诈骗是一种危害社会的犯罪活动,无论涉案金额多少都应受到应有的处罚。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未对骗取财物数额进行具体界定,但审判机关应该充分考虑案情、人情和社情等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作出判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司法裁判的公正性、合理性与有效性,更好的防止保险诈骗这种犯罪行为的发生,捍卫公平正义。